宝洁SK-II事件 一个跨国公司本土化跟头
一个原本相对规范的大公司,为何作出肌肤“年轻12岁”的化妆品宣传?
一个在市场营销领域堪称楷模的跨国公司,为何在危机处理上如此被动?
宝洁SK-II事件爆发已近一个月,这个化妆品行业的巨人,现在持续成为众人指责或叹息的对象。
3月30日,外滩记者给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公关副总监裴逸群发去一个详细的采访提纲,试图与宝洁一起剖析此次事件的里里外外。4月1日,星期五的下午,裴逸群趁着会议间隙给记者回电,抱歉之余解释说,这些问题需要公司老总才能回答,但目前无法安排。
来自各方知情人士的分析也都表明,在错过许多机会之后,宝洁公司现在惟一的选择,似乎只能是等待法庭上的答辩,尽管这场官司对宝洁来说非常被动,至于已经受到很大影响的公司形象和SK-II化妆品的销售滑坡,似已难以顾及。
“年轻12岁”仅仅是“不够全面”?
SK-II的起源被宝洁公司描绘成一个地道的传奇:1975年,一个日本和尚穴另一个说法是一个日本科学家雪在日本一个米酒酿造厂看到,酿酒工人的双手特别细嫩,更惊奇的是,其中一个老婆婆,脸上布满皱纹,而双手却非常如少女般白嫩细滑。日本科学家经过深入的研究,终于发现,其中的秘密武器,就在于米酒提炼过程中产生的酵母。1980年,以此作为核心配方的SK-II化妆品终于面市,后来又被宝洁公司收购。
而SK-II所有的广告宣传,都不及它在中国的一个产品使用手册。该手册介绍:“SK-Ⅱ是当今最有效击退细纹及皮肤粗糙松弛的科技……使用后10分钟出现奇迹,两星期明显击退细纹及皱纹,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肌肤年轻12年。”
就是这则广告,遭致南昌消费者吕萍和维权人士唐伟联手起诉宝洁公司。在多个跨国公司纷纷遭遇安全问题之后,宝洁也进入“黑色三月”。
3月25日,宝洁公开为自己的“疏漏”“表示真诚的歉意”。它引述南昌市工商局的调查结果说,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产品宣传手册中的问题,是“定义不够清晰”、“描述不够全面”。
曾经公开表示SK-Ⅱ的问题是虚假广告宣传的南昌市工商局,现在则保持沉默。由宝洁转述的调查结果,并没有提到“虚假宣传”与处罚。
宝洁在公开信里还表示,将“对数据做全面描述”。
宝洁公关副总监裴逸群一早就公开了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使用4周后,肌肤年轻12年,细纹减少47%”的实验秘密——
“实验仪器为日本研制的BIS肌肤测龄仪。SK-II紧肤抗皱精华乳在日本经消费者使用,后经仪器收集和计算,发现参与测试的消费者平均肌肤年龄减少2.99岁,最好效果的使用者年龄减小12.06岁。减少细纹47%也是同理测出。”
“我们的实验数据没有问题。”3月29日,裴逸群仍这样告诉说。她认为,如果在年轻12岁之外再写上“平均肌肤年龄减少2.99岁”就不会有问题。
华东政法学院教授傅鼎生撰文认为,“肌肤年轻12年”属于一般人能够判断且显然属于夸张之词,因此不属于欺诈。他的结论跟宝洁一样,但依据完全相反。
“无论加不加‘平均肌肤年龄减少2.99岁’,我们都不会给这样的广告批文的。”曾给宝洁出具过多个广告咨询意见书的中国广告协会信息咨询部(下称“中广协信息咨询部”)主任李方午说,“这个实验结果必须要有中国的检验机构的认可,我们才接受。”
鉴于宝洁对这一实验结论的坚信,外滩记者在给宝洁的采访提纲里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试图了解,撇开合不合法的问题,上述实验结果用作广告,究竟是否科学,是否权威?
宝洁中国公司负责SK-II等5个品牌的公关经理冯佳路表示,他只能回答一点:BIS肌肤测龄仪,在国际美容大会上的皮肤科专家报告里,常常被用作实验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