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咨询电话13466666108
您的位置:首页 >> 实战中国 >> 未来中国制造将享誉全球

  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中国制造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从零部件到汽车高铁。

  土耳其安伊高铁、印尼雅万高铁……短短数年,中国高铁合作遍地开花,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品质、优质的服务惠及更多国家。从基本建设到成套装备,从高精尖技术到制造服务,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中,中国制造带来的发展红利日益为全球共享。

  走过长时期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完备的产业链条、适应全球标准的品质保障体系、一批核心技术突破,为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把航天员送进了太空,并研发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已经在国家发展进步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国创新能力稳步上升,国家创新指数排名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升至第19位。2017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达1.75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占GDP的比重2.12%,超过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2017年,源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已近八成。

  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制造之所以能行销世界,科技创新贡献卓著。科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专利,也是中国的专利。与世界制造强国比较,虽然中国的科技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在一些领域,已能与发达经济体铢两悉称。

  中国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进步?与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关。过去几十年,强化科技创新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的共同愿景和共同行动。

  此外,中国14亿的人口总量、不断完善的教育体系,也让科技创新有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撑。早在2013年,中国研发人员投入总量就已居世界第一位,达353万人年;到2017年底,更升至近400万人年。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科技创新有充分的资金保障。与发达经济体比较,中国产业集中度较低,这也倒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另外,中国厚实的产业基础、完备的配套体系,让科技创新有良好的产业支撑;不断富裕的14亿人口,已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让科技创新有用武之地。

  数据显示,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在2011年就已居世界首位,2017年为138.2万件;2017年,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4.9万件,居世界第二。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总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二;2017年,论文被引用量超过德国、英国,也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的科技进步也得益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在技术引进和技术外溢过程中,中国获得了利益,相关国家也获得了利益。与此同时,不断扩张的中国市场也给相关国家的企业贡献了巨量的销售收入。

  在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宣布将采取多项开放新政,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同时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在分析人士看来,“放宽外资股比限制”“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展示了中国制造的信心,传递出中国政府深化对外开放的诚意。

  1984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由北京汽车与美国克莱斯勒合资成立。至今,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合资合作已经有34年历史。

  2004年起正式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

  与30多年前缺乏汽车制造能力相比,中国现在的汽车工业基础能力大幅提升,性能可媲美日韩系汽车,与欧美系虽有差距,但差距在逐渐缩小。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已形成自主研发体系、工艺制造体系,更拥有了全球采购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具备进一步开放的基础。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2017年年销售超过2800万辆。

  如今中国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积极扩大进口,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调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

  新一轮对外开放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中国制造”再出发,对新兴企业来讲,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和设计投入,才能应对挑战,获得长远发展的新动力。

  5G的发展集纳了多国智慧,人工智能背后是全球范围的创新生态……越是革命性变革的技术,越诞生于协同演化、动态开放、生机勃勃的创新系统。一个国家要抓住机遇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资金和人才等投入,更要打开大门,融入世界,促进创新要素的互动。中国把握住了历史前进的逻辑,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中,将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一视同仁的发展机遇等融入其中,致力于在开放融通中实现共赢。

 

 

返回顶部